请输入关键字
top
400-815-1117
400-815-1117
股票代码:688068
「创新诊断 价值医疗」新技术分论坛成功举办,小分子夹心法等前沿技术引关注
2025-11-03
2025年10月29日,由山东省医学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承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协办的“第二届黄河检验医学大会暨山东省医学会第三十四次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在济南盛大开幕。会议期间,由热景生物支持的「创新诊断 价值医疗」系列——新技术分论坛于10月30日在大会主会场普利厅举行,本次分论坛聚焦创新技术平台赋能价值医疗——小分子夹心法助力慢病精准诊疗、细胞因子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C-GALAD模型在肝癌三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CK18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中的临床价值与前景等学术议题,汇聚省内外检验医学领域专家学者,就检验前沿技术与临床应用展开深度研讨。


论坛伊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杜鲁涛主任作会议致辞,杜教授指出,当前检验医学正处于技术革新与临床转化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期,精准诊疗、慢病防治等临床需求持续推动检验技术从实验室向临床应用加速迈进—这也正是本次论坛聚焦前沿、共探实践的核心背景。同时强调,本次议程涵盖的议题内容既立足临床痛点,也承载着检验医学赋能疾病全周期管理的使命。论坛议题内容点评,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杜鲁涛主任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崔丽艳主任先后主持完成。


 


前沿议题分享:技术创新赋能临床价值升级


本次「创新诊断 价值医疗」系列——新技术分论坛聚焦四项核心议题,特别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翁文浩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于艳华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王谦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雅杰教授分别从不同维度阐释了检验医学新技术新项目对临床价值医疗的推动作用:

学术分享一:《小分子临床检测的挑战与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翁文浩教授分享“创新技术平台赋能价值医疗—小分子夹心法助力慢病精准诊疗”,聚焦热景生物小分子检测技术的突破,解析其在慢病早期筛查、精准监测中的应用优势。翁教授展示小分子夹心法的核心技术突破,在于其实现了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的双重升级---相比传统方法,既能精准捕获低浓度的慢病标志物,又能规避交叉反应干扰,这正是解决慢病“早筛难、监测准”临床痛点的关键一步。临床实践中,小分子夹心法在25-OH-VD、ALD、E2等检测中表现优异,与金标准高度一致,解决了传统方法的准确性与操作性问题,支撑醛固酮标准化建设及雌二醇临床应用拓展。对于该新技术于慢病精准诊疗应用的前景展望,翁教授最后总结,小分子夹心法既补了慢病精准诊疗的技术短板,也为检验学科支撑临床、创造医疗价值提供了新范式;这一创新技术路径为慢病管理的精准化、个体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提升了治疗效率与患者预后质量。

学术分享二:《细胞因子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于艳华教授围绕“细胞因子的临床诊疗应用价值及拓展”展开深度分享,强调其核心价值集中体现在“精准诊疗支撑”与“免疫功能评估”两大维度,为检验赋能价值医疗提供了清晰实践路径。于教授系统阐述细胞因子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自免疾病、肿瘤等领域的临床价值,同时以详实的案例数据揭示了其最关键的价值,即给临床提供了“免疫状态的晴雨表”,助力临床从“经验判断”实现到“精准指导”的跨越;在艾滋病治疗中,IFN-γ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抗病毒免疫反应,其水平变化能实时反映患者免疫功能恢复状态,为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这些案例证实,细胞因子检测可为疾病的病情评估、疗效监测提供重要检验依据,助力临床实现精准干预。总之,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本质是将检验技术从“辅助诊断工具”升级为“诊疗全流程价值伙伴” ---通过精准的指标监测减少诊疗盲目性,通过免疫功能评估提升治疗安全性,最终实现医疗资源高效利用与患者诊疗获益最大化,是检验医学赋能价值医疗的典型实践。


学术分享三:《中国人群肝癌风险分层》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王谦教授分享“C-GALAD模型在中国人群肝癌管理中的应用及风险分层价值”,深入介绍该模型在肝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中的实践成果。在山东地区开展的多中心研究中,对乙肝肝硬化高危人群采用C-GALAD模型进行定期筛查,相比传统AFP检测,该模型对直径小于3厘米的早期肝癌检出率提升40%以上。具体于临床应用的实践,乙肝肝硬化患者通过该模型筛查发现异常,进一步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极早期肝癌,经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95%,远高于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水平。C-GALAD模型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肝癌“三早”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为降低肝癌病死率发挥了关键作用。王教授最后做总结与展望,C-GALAD肝癌模型通过高精准度的早期筛查降低了肝癌的漏诊率,通过卫生经济学优化实现了低成本、高收益的健康产出,是中国肝癌防治从“经验医学”向“价值医疗”转型的关键工具,其临床应用与卫生经济学价值的结合,为肝癌高危人群的精准管理与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重要支撑。


学术分享四:《细胞角蛋白18片段(CK18)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筛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雅杰教授解析“CK18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中的临床价值与前景”,重点阐述CK18检测对MAFLD的诊断、病情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王教授强调目前CK18的临床应用具有权威的临床循证依据,对于肥胖、糖尿病合并MAFLD/MASH的筛查、诊断价值明确,对于肥胖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管理也具有重要价值。CK18于脂肪肝人群的及早肝健康管理价值做了重点解析,尤其对于体型偏胖且多年肝酶检查正常的体检人群,能够通过CK18-M30水平的偏高提示早期MAFLD,及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避免了病情进展至肝纤维化。诸多国内外临床数据显示,CK18-M30/M65作为肝细胞损伤(凋亡/死亡)的特异性标志物,反映肝细胞损伤模式,能在肝酶异常前反映肝脏损伤状态,使诊断更敏感有效,可辅助诊断MASH、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隐匿性肝炎。另外,该指标在儿童MAFLD/MASH诊断中也表现突出,其检测阳性率较传统指标高35%。王教授最后拓展展望,CK18可用于评估糖尿病合并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的进展,为代谢性肝病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检验抓手。



热景生物:以技术突破践行价值医疗


作为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主体,热景生物以“发展生物科技 造福人类健康”为使命,在小分子夹心法等创新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此次论坛中,热景生物深度参与“创新诊断 价值医疗”的主题研讨,其基于小分子夹心法的检测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慢病管理、感染性疾病筛查等场景,如在25-OH-VD检测的多重临床应用场景中,可实现其快速精准检测,为临床决策提供即时支持。这种技术成果与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不仅推动了检验医学技术的落地转化,更以精准、高效的检测方案助力临床决策优化,为提升医疗服务价值、改善患者预后贡献了企业力量。



本次「创新诊断 价值医疗」系列——新技术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检验医学领域的前沿进展,更凝聚了“以创新技术赋能价值医疗”的行业共识。本次论坛展示的热景生物多元化检验&临床场景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服务临床并获得高度认可。未来,热景生物将深耕探索检验医学领域前沿创新技术,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深化临床与检验的协同,共同谱写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上一篇:以创新驱动未来诊断——热景生物亮相德国MEDICA!
下一篇:无